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|亚洲欧美在线观看网站|亚洲中文精品有码视频在线|迷奷系列久久精品一区

    <ul id="tfx9v"></ul>
      首頁 | 品牌聲明 | 網站建設 | 網址導航 | 加入收藏
       
      當前位置:農業(yè)網首頁 > 農業(yè)資訊 > 國內綜合 > 大慶市杜爾伯特縣:小康路上好爾人一個也不能少(圖)
      大慶市杜爾伯特縣:小康路上好爾人一個也不能少(圖)
      農業(yè)網   時間:2019/6/28 15:25:00  來源:今日杜爾伯特  閱讀數:358

      大慶杜爾伯特縣腰新鄉(xiāng)好爾村

        落后、貧窮曾一度是大慶市杜爾伯特縣腰新鄉(xiāng)好爾村的代名詞,而如今這里卻改頭換面,村民住上了大磚房、喝上了自來水,腰包越來越鼓……這一切離不開一直帶領大伙“摸爬滾打”的村支書高秀生。2010年上任以來,他帶領著村民踏實肯干,大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。高秀生常說,要富就得全村一起富,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!

        當選為村支書后,讓鄉(xiāng)親們的錢袋子鼓起來成了高秀生*的心愿。他先后帶領好爾村組建了高升玉米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、好爾現代農機專業(yè)合作社、豐農果蔬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,實現了“三社合一”,全村種植業(yè)結構調整不斷加快,土地適度規(guī)模流轉有序推進。同時,鼓勵貧困戶帶地入社,在特色種植上下功夫,發(fā)展訂單農業(yè),再進行深加工走向市場,年終進行效益分紅,還依托合作社帶動貧困戶大力發(fā)展綠色庭院經濟,協調幫扶單位免費向貧困戶提供有機肥和種子,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。

        針對村里鹽堿地等閑置資源,他多次組織村黨支部研究發(fā)展思路,“鹽堿地、低洼地如果能利用上,肯定是一個致富好路子。”好爾村支部書記高秀生和黨員們合計著村發(fā)展大計。根據村內實際,好爾村黨支部成員們迅速分工,廣泛搜集有鹽堿地需求的企業(yè)信息,層層篩選,逐一洽談。功夫不負有心人,*終,黑龍江美科瑞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看準這塊“寶地”,和村委會簽訂了7000畝鹽堿地水稻種植發(fā)包合同,發(fā)包期限25年,*一項每年村集體可增收16萬元,實現了變廢為寶。

        為了有效盤活村內閑置資源,村黨支部還針對村廢棄地等荒地資源,制定了村內發(fā)包方案。黨支部帶頭發(fā)動農民自籌資金20萬元,在村內到林肇路兩側的洼塘、廢棄地種植水稻200畝,將水田發(fā)包給農戶種植,大大提高了村集體經濟效益。只要找對路子,貧地也能變沃土。村黨支部讓鹽堿地和低洼地實現了變廢為寶,村民們都豎起了大拇指:“老高做事靠譜,俺們大伙跟著干肯定錯不了。”截至目前,全村建檔立卡戶57戶104人,脫貧戶54戶101人。

        在努力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時 ,高秀生還多方聯系爭取項目,筑牢好爾村民生建設根基。近幾年,經他爭取的少數民族項目、扶貧項目等資金573萬元,新建文體休閑廣場1處,安裝路燈100盞,硬化巷道12.6公里,實現水泥路屯屯通;每年出資5萬元用于加強美麗鄉(xiāng)村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整治;每年免費為村民提供合作醫(yī)療費用36.2萬元,免費為全村各戶繳納自來水、有線電視使用費用12萬元;在全額發(fā)放泥草房改造項目補貼的基礎上,為63戶弱勢群體貧困戶額外提供補貼28.4萬元,并依托原村小學校舍改造建設了458平米的“幸福大院”,目前已經入住貧困戶、五保戶和低保戶共13戶,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弱勢群體住房難問題,村里人的幸福指數直線上升。

        發(fā)展致富不是喊出來的,而是做出來的,高秀生任職村支書的9年里,他用樸實的工作作風,得當的工作方法,實實在在的工作業(yè)績,讓村里的黨員干部和老百姓從心底里信服他。2008年被團省委授予省級“星火帶頭人”榮譽稱號、2011年至2013年連續(xù)3年被大慶市政府評為大慶市“*農村實用人才”、2015年被大慶市政府授予“民族團結先進個人”,他所在的黨支部及村委會也多次受到縣鄉(xiāng)黨委表彰獎勵。

        “村支書的頭銜是大伙給的,我還要繼續(xù)肩負起這份使命,盡我所能為全村服務,帶領村民共同為好爾村的美好明天而努力。”高秀生說,要繼續(xù)當好村里的“火車頭”,帶領大伙一路致富奔小康。

      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微信掃一掃: 盡“掃”天下農商情

      農業(yè)網編輯:agronetliqifan首頁 打印 字體 [ ]

      轉發(fā)到:

      版權與免責聲明
      ①本網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的所有文字、數據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“ 農業(yè)網”(Agronet.com.cn)所有,任何企業(yè)、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。凡經本網協議授權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      ②本網未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“稿件來源“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。
     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,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,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“農業(yè)網”(Agronet.com.cn)聯系。
      本站所用的字體,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,請告知我們 service@agronet.com.cn,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