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|亚洲欧美在线观看网站|亚洲中文精品有码视频在线|迷奷系列久久精品一区

    <ul id="tfx9v"></ul>
      首頁 | 品牌聲明 | 網站建設 | 網址導航 | 加入收藏
       
      當前位置:農業(yè)網首頁 > 農業(yè)資訊 > 行業(yè)動態(tài) > 江蘇:村里一塊地 農民企業(yè)都受益
      江蘇:村里一塊地 農民企業(yè)都受益
      農業(yè)網   時間:2019/4/12 8:49:00  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  閱讀數:354

        江蘇常州武進區(qū)禮嘉鎮(zhèn)蒲岸村,60多歲的何銀慶一直有個心愿,在正式將公司交給兒子經營之前,把壓在心頭的廠房用地問題解決了。

        他的雙盛公司有兩個廠房,用地屬性是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。建廠十幾年,每年只能通過租賃方式跟村集體續(xù)約。雖然有集體土地使用證,但沒有制度保障,拿去銀行好幾次,一分錢也沒貸到。

        武進鄉(xiāng)鎮(zhèn)企業(yè)多,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多,算下來,有7300多萬平方米。然而,集體土地只有占有、使用權,收益、處分權缺失,鄉(xiāng)鎮(zhèn)企業(yè)要想通過股改上市、兼并重組、抵押融資等發(fā)展壯大,著實不易。

        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,讓老何看到了希望,他成了當地*個吃螃蟹的人。2014年底,新一輪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開啟,“三塊地改革”在全國33個地區(qū)開始試點,武進區(qū)便是其中之一。

        此后,武進建立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網上交易平臺,設立在江蘇土地市場網,與省國有建設用地網上交易系統同網運行、同網競價、同網交易。*個上網掛牌的是禮嘉鎮(zhèn)蒲岸村一宗面積為7200.3平方米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,這塊地上便是老何的廠房。通過公開競價,他競得了這塊地。

        “買下這塊地,50年使用權,改造廠房就不擔心了。”老何7天就拿到了工廠用地的不動產證,在銀行辦成了低息抵押貸款,也無需第三方擔保。他為新項目投了近5000萬元,用于新能源汽車配件生產,投產后公司年產值將新增1億多元。

        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讓老何去掉了一塊心病,還讓雷利公司醞釀了7年的上市終成現實。“拿不到不動產權證,就不得上市,總投資3.8億元的項目也將流產。”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,根據有關規(guī)定,要上市就必須在初審會前明確募投項目,并取得該項目國有土地不動產權證,或簽訂國有土地出讓協議。

        公司集體經營性土地的性質一度成為上市的障礙。直到雷利協議入市,獲得了該宗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使用權,在50年使用期限內可轉讓、出租或用作抵押。次月,雷利便在深交所上市,成為全國*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上發(fā)展募投項目的上市企業(yè)。

        其實,以轉讓、出租、抵押等方式,自發(fā)流轉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方式早已存在。但由于各個村鎮(zhèn)流轉方式不一,收費缺乏規(guī)范,帶來了用地權屬不清、金融風險難以防范等問題。

        蒲岸村有鄉(xiāng)鎮(zhèn)企業(yè)190多家,以前是以村委會集中收租金為主,從*初的每畝八九百元到后來每畝1350元。村里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實施入市改革,村支書殷德強召集開了好幾次村民代表會議。

        是不是等于把土地給賣了?每次大會上,*熱門的話題永遠是土地性質。“土地性質不變,50年使用權期滿后還可以再次出讓。”殷德強拿文件講政策,一遍又一遍。入市之前,村委會再次召開村民代表會議,在區(qū)級相關部門協助下,確定了與鎮(zhèn)工業(yè)園區(qū)國有土地單價差不多的底價。*終,76名村民代表全部簽字,同意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。

        到2018年,村民每畝地直接收益1600元。此外,出讓土地中,按有關規(guī)定,出讓金在按比例向政府上繳收益調節(jié)金后,按照每畝地7萬元的價格作為村民小組本金。這部分資金統一打入鎮(zhèn)集體賬戶進行穩(wěn)健理財,每年分紅*,剩下的都留在村里。

        這樣,既壯大了集體經濟組織,又通過集體經濟再發(fā)展擴大村民收益。算上本金以及每年增值,村民每畝地收益比入市前多2000元。

      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微信掃一掃: 盡“掃”天下農商情

      農業(yè)網編輯:agronetzhumengquan首頁 打印 字體 [ ]

      轉發(fā)到:

      版權與免責聲明
      ①本網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的所有文字、數據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“ 農業(yè)網”(Agronet.com.cn)所有,任何企業(yè)、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。凡經本網協議授權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      ②本網未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“稿件來源“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。
     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,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,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“農業(yè)網”(Agronet.com.cn)聯系。
      本站所用的字體,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,請告知我們 service@agronet.com.cn,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