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|亚洲欧美在线观看网站|亚洲中文精品有码视频在线|迷奷系列久久精品一区

    <ul id="tfx9v"></ul>
      首頁 | 品牌聲明 | 網站建設 | 網址導航 | 加入收藏
       
      當前位置:農業(yè)網首頁 > 農業(yè)資訊 > 行業(yè)動態(tài) > 重慶:城里市民經營私家菜園(圖)
      重慶:城里市民經營私家菜園(圖)
      農業(yè)網   時間:2019/3/4 9:34:00  來源:南方美食網  閱讀數(shù):529

      菜園

        杜德超將110畝土地劃分成了400塊小方地,每塊地100平方米,以溝為界。這些小地塊,就是他為每個承包家庭準備的獨立地塊。

        為什么要如此劃分地塊?杜德超對此有過計算,一個有五口人的家庭租地種菜,0.1畝地太少,0.2畝地又太多,而100平方米相當于0.15畝,種出來的蔬菜基本能滿足這種家庭的食用需求。

        隨后,鎮(zhèn)政府出資為杜德超的菜園建起了園區(qū)便道、灌溉管網和排水溝渠等設施。一切妥當,杜德超選擇了北碚作為推廣家庭菜園的先行地。他利用電視、報紙及小區(qū)廣告欄,到北碚宣傳他的有機生態(tài)菜園。

        這個菜園的具體運作模式,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。“你的地”每一個地塊由租地者自己命名;“你的菜”每一個地塊全年出產蔬菜不少于30種、1200斤,全屬于租地者;“我來種”采用*的有機生產方式耕種;“我來送”每月分9次,定期配送新鮮蔬菜到租地者家。

        這種新的菜園種銷模式在重慶還是*次出現(xiàn)。為了吸引市民前去租地種菜,杜德超把每塊地的價格定為全年1680元。“這是相當便宜的價格。”他說。

        陳豐瑞就是菜園的*批業(yè)主,他經常會到菜園看看自家的菜。整個菜園的菜都沒有使用化肥、農藥和化學激素。“其種植標準,比一般的無公害農產品標準還要嚴格得多。”三年了,因為一直使用有機肥,他發(fā)現(xiàn)整個菜園的土質得到了很大改良,由板結變得松軟了。

        杜德超介紹說,菜園的有機肥全是從養(yǎng)雞場購買的雞糞,在發(fā)酵池發(fā)酵后使用。同時,由于有機農業(yè)的種植需要有經驗的老農參與,他便請了當?shù)?0多名老農作產業(yè)工人,負責種植技術。“從原則上講,我們不支持業(yè)主參與到菜地的種植中來。”

        客戶可監(jiān)督生產環(huán)節(jié)

        在北碚推廣的2年時間里,杜德超的菜園引來了100多名城里人租地種菜。去年,他把每塊地的全年費用調高到了2400元,并將業(yè)務推向主城。不到1年時間,又發(fā)展了200多名業(yè)主。

        “到現(xiàn)在,400塊小方地,只有不到50塊地還沒租出去。估計再過兩個月左右,剩余的地就會全部‘出倉’。”杜德超信心十足地表示。目前,菜園每天分六條線路,把上千斤蔬菜配送到業(yè)主家中。由于每年每戶業(yè)主可收到1200斤蔬菜,每斤均價為2元,他的收入就比較可觀。

        八塘鎮(zhèn)黨委委員彭波認為,對于很多城市白領而言,他們愿意而且能夠支付足夠高的價格來購買綠色、有機食品。而家庭菜園的服務模式恰恰滿足了他們的需求,也使得農場可以獲得高于傳統(tǒng)農業(yè)的市場收入。

        事實上,這種模式在國外早已存在,被稱作社區(qū)支持農業(yè)(即CSA),在20世紀70年代起源于瑞士,其后在日本得到了發(fā)展。當時的消費者為了尋找安全的食物,與那些希望建立穩(wěn)定客源的農民攜手合作,建立經濟合作關系。這是一種城鄉(xiāng)社區(qū)相互支持,發(fā)展本地生產、本地消費的小區(qū)域經濟合作方式。

        目前在國內,也有多家這樣的CSA農場。在北京,領跑者是一家名叫小毛驢市民農園的農場。這個農場同時提供勞動份額(即認養(yǎng)土地種菜)和配送份額(向消費者配送有機蔬菜),其負責人是中國人民大學農村與農業(yè)研究院博士生石嫣。從2009年起正式營業(yè)不到一年的時間里,農場里的勞動份額就已經滿員。

        “我們施用蚯蚓糞與麻醬渣等有機肥料,完全做到了生態(tài)農業(yè),客戶還可以監(jiān)督農場的生產環(huán)節(jié)。”石嫣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,CSA自然天成,大家都是參與者,互相之間形成了信任和信用。這可能是一種更為長效的信任,同時還起到了降低交易費用的作用。

        種菜是一門技術活

        盡管如此,在一座幾百萬、甚至上千萬人口的大城市,“家庭菜園”對解決蔬菜供應只是杯水車薪,不可能成為產業(yè)常態(tài)。

        在石嫣看來,目前CSA模式面臨的困難,在于市民不太接受只吃應季蔬菜的觀念,以及消費者對CSA模式本身的認同度不高。CSA模式不會成為未來食品供應的主流,只會是在食品安全問題頻出的情況下的某種補充或替代。真正要解決食品安全問題,還是要靠農民或種植大戶改變現(xiàn)有的種地模式。

        八塘鎮(zhèn)蔬菜基地一位趙姓老板表示,城市周邊的土地資源是有限的,城里人不可能人人都去租地種菜。而且,由于大城市空氣污染非常嚴重,再加上種菜是一門技術活,即便是自己種的菜,也未必就能很好的存活。

        “與個人種菜的低效率及小規(guī)模相比,更加有效的方式是建立蔬菜直供基地。”這位蔬菜種植大戶建議,比如在北京、上海和重慶等大城市,可以在全國范圍內選擇數(shù)個蔬菜直供基地。相關部門和經銷商可以與這些基地的農戶在合同中約定,不能濫用農藥和化肥,并不定時派第三方進行抽檢。一旦發(fā)現(xiàn)有違合同約定的行為,就取消該基地的直供資格。

        有專家表示,蔬菜直供制度不僅能夠降低流通成本,而且還能夠追溯蔬菜產地。一旦出現(xiàn)問題,就能對蔬菜基地實行“株連”政策,倒逼地方政府加強監(jiān)管。此外,也可以讓農民之間互相監(jiān)督,“而不是像現(xiàn)在這樣,誰不用農藥、化肥和生長劑,誰就吃虧了。”

      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微信掃一掃: 盡“掃”天下農商情

      農業(yè)網編輯:agronetgll首頁 打印 字體 [ ]

      轉發(fā)到:

      版權與免責聲明
      ①本網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的所有文字、數(shù)據(jù)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“ 農業(yè)網”(Agronet.com.cn)所有,任何企業(yè)、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。凡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      ②本網未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“稿件來源“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(lián)系。
      ③因互聯(lián)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,本網無法及時聯(lián)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,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“農業(yè)網”(Agronet.com.cn)聯(lián)系。
      本站所用的字體,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,請告知我們 service@agronet.com.cn,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