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|亚洲欧美在线观看网站|亚洲中文精品有码视频在线|迷奷系列久久精品一区

    <ul id="tfx9v"></ul>
      首頁 | 品牌聲明 | 網站建設 | 網址導航 | 加入收藏
       
      當前位置:農業(yè)網首頁 > 農業(yè)資訊 > 行業(yè)動態(tài) > 重慶:蓮藕好吃藕難挖
      重慶:蓮藕好吃藕難挖
      農業(yè)網   時間:2019/1/24 8:56:00  來源:重慶日報  閱讀數:466

        當人們還沉浸在夢鄉(xiāng)時,重慶銅梁區(qū)新華村外的一片荷塘里,徐耀中等人已開始工作:內穿數層棉衣外罩塑膠防水服,下到冰冷刺骨的水中采藕。當記者到達時,他們每個人身后水面上都飄滿了蓮藕。

        每采一斤蓮藕,挖藕人可獲得0.6元的收入,這些天來,徐耀中已“進賬”1.3萬元。蔡金云是這片面積上千畝藕塘的主人,從云陽搬遷到銅梁的19年間,這位外來者已成功帶動當地百余戶村民種蓮藕致富,有了“藕王”的名頭?;赝麃頃r路,蔡金云感慨地說:“蓮藕好吃藕難挖,努力就會有回報。”

        “嘭嘭嘭”聲中,汽油機全力開動,高壓水槍沖走了塘底的淤泥,徐耀中變魔術似的從水下將蓮藕一根根抽出來,隨手拋在身后,水面上漂滿了蓮藕,“要趕在春節(jié)價格*的時候上市,只能爭分奪秒搶時間。”

        今年54歲的徐耀中來自梁平區(qū)回龍鎮(zhèn)云陽村,自去年7月起,他就帶著自己的兄弟、侄子等七八個人在這里采藕,每人每天可采藕300至400斤,收入200元以上,經驗豐富的熟手每天收入可達400元,還有雇主提供免費的三餐。

        “從去年7月起,可一直干到今年3月。這邊種蓮藕的人比較多,每年都能賺個兩三萬元。”徐耀中說,近年來銅梁蓮藕產業(yè)不斷發(fā)展壯大,吸引了不少像他一樣的外地挖藕工。在他的帶動下,今年村里有10多名鄉(xiāng)親一起來“掘金”。

        寒冬時節(jié),挖藕并不輕松,勞動者除了要有強健的體魄外,還需掌握技巧,“輕手入泥、虎口夾緊,揮臂帶泥、順藕細理,這樣既省力也不會傷手。”不僅如此,挖藕工們還要分工合作,將蓮藕洗凈、運輸到公路邊。“累是累點兒,但跟著蔡老板,年年收入有保障,我很知足!”老徐笑著說。

        銅梁區(qū)農委相關負責人介紹,當地以平灘鎮(zhèn)、土橋鎮(zhèn)等為核心的10余個鎮(zhèn)街已發(fā)展蓮藕種植4萬畝,每年向重慶主城提供8萬噸蓮藕,占市場份額的近50%,這也吸引了當地及周邊多個區(qū)縣上千農民加入采藕“大軍”,年挖藕收入總額超過5000萬元。

        銅梁蓮藕產業(yè)的壯大,與“藕王”蔡金云有著密切關聯(lián)。蔡金云原是云陽縣的農民。2000年,一家人從云陽來到平灘鎮(zhèn)新華村落戶后,他養(yǎng)過豬、賣過肉,也外出打過工,還曾跑過運輸,但始終沒賺到錢。

        2003年的*,蔡金云到璧山幫人拉蓮藕,發(fā)現(xiàn)當地蓮藕不僅畝產高達5000多斤,還非常暢銷。發(fā)現(xiàn)商機的蔡金云認為平灘鎮(zhèn)也適宜種藕。于是,2004年,他把自家的承包田和流轉的20多畝田全部改種蓮藕,還跑到璧山請人指導技術。

        然而,接下來的兩年,大水、旱災輪番上陣,蔡金云不僅沒賺到錢,還虧了不少。*窘迫的時候,他請不起挖藕工人,自己一個人干幾個人的活,十個手指甲都刨爛了。“不輕易服輸,認準了就要干!”第三年,蔡金云把握準市場需求,將蓮藕種植面積擴大到200多畝,當年獲益近50萬元。

        新華村十社的黃建興看到蔡金云種蓮藕收益不錯,也開始跟著種。從當初的10多畝逐年增加到120多畝,如今年收入有30多萬元。2008年,蔡金云創(chuàng)辦了銅梁金榮蔬菜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,包括黃建興在內的10多戶加入了合作社。今年,合作社已發(fā)展社員100余戶,種植蓮藕7000多畝,年銷售額達2000多萬元。

      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微信掃一掃: 盡“掃”天下農商情

      農業(yè)網編輯:agronetlouchaochang首頁 打印 字體 [ ]

      轉發(fā)到:

      版權與免責聲明
      ①本網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的所有文字、數據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“ 農業(yè)網”(Agronet.com.cn)所有,任何企業(yè)、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。凡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      ②本網未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“稿件來源“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(lián)系。
      ③因互聯(lián)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,本網無法及時聯(lián)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,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“農業(yè)網”(Agronet.com.cn)聯(lián)系。
      本站所用的字體,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,請告知我們 service@agronet.com.cn,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