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|亚洲欧美在线观看网站|亚洲中文精品有码视频在线|迷奷系列久久精品一区

    <ul id="tfx9v"></ul>
      首頁 | 品牌聲明 | 網站建設 | 網址導航 | 加入收藏
       
      當前位置:農業(yè)網首頁 > 農業(yè)資訊 > 行業(yè)動態(tài) > 高兩米畝產1000公斤 “巨人稻”在重慶試種成功
      高兩米畝產1000公斤 “巨人稻”在重慶試種成功
      農業(yè)網   時間:2018/9/3 8:38:00  來源:上游新聞  閱讀數:421

        稻花香里說豐年,聽取蛙聲一片。這是古人對豐收*美好的描述。對豐收的向往,從古至今一直沒有停過。

        眼下正是秋收的季節(jié),記者在江津區(qū)看到了一種高2米的水稻即將進入收割季,這種水稻到除了高之外,*的特點就是畝產達到1000公斤。除此以外,稻田養(yǎng)娃和泥鰍的生態(tài)立體養(yǎng)殖,每畝的收入達到4-6萬元,完全上游新聞就子很心目中顛覆了原有的傳統(tǒng)農業(yè)的概念。

        稻田里,泥鰍游,青蛙跳,禾下乘涼不再是夢。

        畝產水稻1000公斤成為現實

        近日,在重慶(江津)現代農業(yè)園區(qū),江津現代農業(yè)氣象試驗站巨型稻試驗田里,遠遠望去,這片稻田并無特別的地方,只是見稻穗漲勢良好。但是和旁邊常規(guī)稻相比,就有了高下:這一株水稻的高度比常規(guī)稻的高度高出一大截,一名身高1米8的男子挺直腰桿站到稻田里卻被淹沒在稻穗里。

        “這是重慶市江津現代農業(yè)氣象試驗站引進的豐超8號巨型稻。”在這里負責試驗的重慶市氣象科學研究所副所長、研究院何永坤介紹,該巨型稻立體種養(yǎng)項目是中科院在全國首批試種項目,也是重慶*家,目前該巨型稻已在江津試種成功!“預計9月中旬可以收割。”

        禾下乘涼,這是“雜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畢生追逐的夢想。2017年10月,中科院亞熱帶農業(yè)生態(tài)研究所的水稻育種團隊歷經10余年研究,通過野生水稻培育出來到超高產優(yōu)質巨型稻。今年4月,江津現代農業(yè)氣象試驗站將巨型稻引入站進行小范圍試驗。

        記者放眼望去,巨型稻像高粱一樣身形筆挺,穗長粒多,圓潤飽滿,平均每蔸水稻植株高達1.8米,*達2.25米。“種植的時候,株距60厘米左右,比常規(guī)稻的株距寬一倍,可以節(jié)省種子。”何永坤介紹,每一株都是一粒種子一根秧苗,但是后來就分發(fā)出30-40莖,這也是常規(guī)稻的2-3倍,而每一莖結出的稻穗,*多可以掛500粒稻谷,這也是常規(guī)稻的近2倍。“幾項數據綜合下來,帶來的效果就是,畝產達到800-1000公斤水稻,是普通水稻的1.5倍。”看著漲勢良好的巨型水稻,何永坤滿臉是幸福的笑容。

        “巨型稻比一般常規(guī)水稻的生物量大50%以上,扣除水溝、青蛙取食臺占用的面積,相比常規(guī)水稻,每畝可增產15%至20%。”何永坤介紹,巨型稻是一代全新的雜交水稻,它*的優(yōu)勢在于生物量大,能夠大幅提高水稻的產量,實現優(yōu)質高產。同時,巨型稻還具有抗病蟲害、抗倒伏、抗干旱、抗低溫等特點,比較適合全國大部分地區(qū)種植。

        采用“立體種養(yǎng)”模式一畝多收糧漁共贏

        “稻花香里說豐年,聽取蛙聲一片。”走進這稻田,就能聽到一片蛙聲。仔細一看,這稻田,與常規(guī)稻田還有區(qū)別。每塊稻田的邊上,是一圈約60厘米寬的取食臺,上面放著一些專用的飼料。取食臺以內,是一圈水稻,水稻再往里,則是一圈1.1米寬的水溝。水溝以內仍是水稻。

        “水溝約80厘米深。是供青蛙和泥鰍生長用的。”何永坤介紹,試驗田內巨型稻采用的是“巨型稻+青蛙+泥鰍”的立體種養(yǎng)模式。青蛙以水稻上寄生的蟲子為食,巨型水稻也為青蛙提供了更大的生活空間。巨型稻生長周期與青蛙、泥鰍生長周期同步,青蛙可捕捉害蟲,同時,青蛙、泥鰍的排泄物為水稻提供了天然肥料。采取這種生態(tài)種養(yǎng)新模式,不僅可節(jié)約人力與資金成本,還能實現一畝多收,糧漁共贏。

        記者看到,稻鰍蛙共生的和諧場景,正在巨型稻試驗田內上演:一群群虎紋蛙和黑斑蛙在水稻下吃蚊子,水溝里泥鰍游來游去,不時有蛙跳到取食臺來取食。“通過立體種養(yǎng)模式,稻谷不噴農藥、不施肥,才能保證青蛙和泥鰍的存活率提高,環(huán)保又高效。”據介紹,今年現代農業(yè)氣象試驗站在試驗田內投入蝌蚪180萬只,泥鰍30萬條。目前,試驗田內青蛙、泥鰍長勢良好,預計畝產青蛙近1500公斤,畝產泥鰍近500公斤。

        何永坤給記者算了一筆賬:按照市場價格,每畝田的鰍、蛙產值可達4-6萬元。“由于沒有農藥和肥料,巨型稻產出的大米擁有較好的口感,米質達到‘優(yōu)質稻二級級標準’。市場價格在10-20元/公斤。”何永坤分析,一畝田產的大米,可以買到1.5萬元??鄢苊纭Ⅵq苗、飼料以及防止鳥害的天網、圍欄和人工工資,每畝田的綜合收益也會超過4萬元。而常規(guī)水稻種植的效益不到1萬元。

        進一步完善后將全面推廣稻鰍蛙技術

        記者注意到,現代農業(yè)園區(qū)附近的常規(guī)水稻目前都已收割完畢,為何巨型稻還不能收割呢?何永坤介紹,今年4月,江津現代農業(yè)園區(qū)和江津現代農業(yè)氣象試驗站按照相關標準,積極做好巨型稻的育秧、栽種工作。“按照中科院去年在長沙的播種季節(jié)來操作的。”何永坤解釋,這個季節(jié),比江津的播種季節(jié)晚了20天左右,水稻的正常生長周期是130天左右,所以導致巨型稻的成熟期比江津的常規(guī)稻晚了20天。

        為了確保稻田內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良好,站內工作人員每天堅持到試驗田內進行觀測、記錄、分析,抽取樣本,實時做好稻田水質中PH值、氨氮、亞硝酸鹽等主要元素的檢測。

        “今年收割季晚,無法保留再生稻。”何永坤介紹,明年,將繼續(xù)引種,按照本地水稻播種的季節(jié)來試驗,還要記錄再生稻的相關數據,可以進一步提高產量。

        “巨型稻氣候適應性引種,主要針對巨型稻氣候適應性指標、相關水質、重要生育期以及氣象災害等數據進行收集。”何永坤介紹,下一步,現代農業(yè)氣象試驗站將在江津區(qū)不同海拔,不同氣候條件下開展巨型稻示范推廣,對巨型稻的氣候指標以及相關要素進行進一步調查研究,為巨型稻進行大面積推廣做準備。“巨型稻在重慶試種成功,取得更多數據后,將為其它地區(qū)生態(tài)農業(yè)企業(yè)提供技術服務與種苗供應,在重慶乃至西南地區(qū)起到示范帶動作用。”

      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微信掃一掃: 盡“掃”天下農商情

      農業(yè)網編輯:agronetlouchaochang首頁 打印 字體 [ ]

      轉發(fā)到:

      版權與免責聲明
      ①本網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的所有文字、數據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“ 農業(yè)網”(Agronet.com.cn)所有,任何企業(yè)、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。凡經本網協議授權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      ②本網未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“稿件來源“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。
     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,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,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“農業(yè)網”(Agronet.com.cn)聯系。
      本站所用的字體,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,請告知我們 service@agronet.com.cn,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