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暖棚種植一茬非洲菊可以連續(xù)三年四季采摘,因為花期長、顏色艷麗,所以目前非洲菊在市場上供不應求。”佟愛東對記者說。
鐵嶺清河區(qū)張相鎮(zhèn)石家堡子村佟愛東原本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,2017年他瞄準了花卉日漸走俏這一商機,積極調整產業(yè)結構,搞起了設施花卉種植產業(yè),走出了一條特色農業(yè)轉型升級之路。
走進佟愛東家的花卉基地,映入眼簾的是道路兩側的7個大棚中綻放的各種顏色的非洲菊,幾名工人正忙著摘花、包裝。每天1萬多支非洲菊扎成每捆10支發(fā)往吉林省的長春、遼源、公主嶺等城市,每捆非洲菊市場價在8元左右,日收入達到數千元。
種玉米和種非洲菊哪個效益高?佟愛東說,不到2公頃的大棚非洲菊收入,超過20余公頃玉米的收入。“我們成立了卉美家庭農場,未來,農場要流轉更多的土地,在擴大花卉種植規(guī)模的同時,開發(fā)草莓采摘,烤全羊等項目。幾年后,這里將打造成集種植、采摘、游玩于一體的休閑農業(yè)綜合體,屆時,農場將帶領更多的村民走上致富路。”佟愛東說。
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微信掃一掃: 盡“掃”天下農商情
相關新聞更多
新聞關鍵字: 花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