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|亚洲欧美在线观看网站|亚洲中文精品有码视频在线|迷奷系列久久精品一区

    <ul id="tfx9v"></ul>
      首頁 | 品牌聲明 | 網站建設 | 網址導航 | 加入收藏
       
      當前位置:農業(yè)網首頁 > 農業(yè)資訊 > 國內綜合 > 北京鄉(xiāng)土專家講壇傳民俗金點子(圖)
      北京鄉(xiāng)土專家講壇傳民俗金點子(圖)
      農業(yè)網   時間:2018/1/9 11:31:00  來源:北京日報  閱讀數(shù):360

      鄉(xiāng)村

        為了提升各地民俗旅游的水平,農村地區(qū)各種有關的培訓班不少,但照本宣科的理論課堂農民聽不懂不愛聽。2016年起,北京市懷柔區(qū)農委從農業(yè)生產經營的各個領域里選拔出45名佼佼者組成鄉(xiāng)土專家?guī)熧Y庫,利用“大家講給大家聽”社會大課堂平臺,邀請這些鄉(xiāng)土專家向廣大農民傳授生產經營經驗。截至目前已有26名鄉(xiāng)土專家登上講臺,接地氣的講課方式吸引了萬余農民走進課堂聽課受益。

        姜秀蘭經營農家院已經10年了。她做飯好吃,但菜譜常年不變,一個月收入三五千,生意不溫不火。去年9月,鄉(xiāng)土專家王立軍在姜秀蘭家給大家上了一堂“學做扒豬臉”的課后,姜秀蘭把用了10年的菜單換了。以往的客人看到農家院里也能做出扒豬臉這樣的“大菜”,紛紛邀上親朋好友來試吃,絡繹不絕。“不算十一黃金周,光是11月的收入就比我一夏天掙得還多。”姜秀蘭說。

        姜秀蘭口中的王老師不是專業(yè)的講師或者廚師,而是一家餐廳的老板,利用空閑時間為有需要的農民授課。王立軍的課是特色菜品制作,屬于實操類,為了提升教學效果,他通常在課前買來制作菜品的原料,一邊按步驟制作菜品、一邊拍照,把菜品制作的每一個步驟都以PPT的形式圖文并茂地展現(xiàn)給學員,第二天上課的時候再手把手地講授一遍,讓學員們先有個直觀的印象再學習。教授烹飪技巧的同時,王老師“掙錢”的訣竅也毫不保留。“很多農家院都不愿意做扒豬臉這樣的菜,說是一個豬頭就七八十塊,掙不到錢。其實你買一個豬頭,把口條和耳朵去了,成本至少減少二三十,剩下的按五十塊錢算,半個豬頭就能做一盤,成本一點兒都不高。賣個七八十自己利潤有了,客人看挺大一盤,又是‘橫菜’,也覺得挺實惠。”

        鄉(xiāng)土專家里還有一位專門教人怎么“玩轉微信”的劉霞老師,也是廣受大家歡迎的人氣王?,F(xiàn)如今移動支付越來越普遍,如何跟上互聯(lián)網時代的腳步、宣傳推廣自家的民俗接待,是不少村民的一大困擾。如何加好友、發(fā)送圖片、使用微信支付,如何利用朋友圈和微信群推廣宣傳自己的農產品和農家院,如何注冊和維護微店,劉老師全都教,她還細心地把課件分為了好幾個版本,滿足學員們不同的需要。“現(xiàn)在很多游客都用微信支付不用現(xiàn)金,不少人聽說只能用現(xiàn)金就走了,咱干著急就是不會用啊,現(xiàn)在二維碼一掃,還不用找零錢,方便多了。”一位學員說。

        像王立軍、劉霞這樣的鄉(xiāng)土專家在“大家講給大家聽”師資庫里共有45位。2017年共有26位鄉(xiāng)土專家走上講臺為農民授課。共計舉辦培訓126場,累計培訓10083人次,其中低收入戶學員1763人次,培訓覆蓋14個鄉(xiāng)鎮(zhèn),課程內容涵蓋電商營銷、有機種植養(yǎng)殖、特色菜品制作、花樣面點制作、特色民宿打造、親子手工體驗、中西式插花等各類課程。

        “以前我們辦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班,都是請專家來講理論知識,農民興趣不大,經常得發(fā)紀念品才有人來聽?,F(xiàn)在,農民從鄉(xiāng)土專家身上真正學到了東西,熱情可高了,追著專家問啥時候去他們村講課。”農委相關負責人說。鄉(xiāng)土專家們以生動幽默接地氣的語言講老百姓想聽的課、聽得懂的課、用得上的課,在將自己的產業(yè)經營得有聲有色的同時,示范帶動農民增收致富,受到廣大農民好評。

      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微信掃一掃: 盡“掃”天下農商情

      農業(yè)網編輯:agronetwlf首頁 打印 字體 [ ]

      轉發(fā)到:

      版權與免責聲明
      ①本網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的所有文字、數(shù)據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“ 農業(yè)網”(Agronet.com.cn)所有,任何企業(yè)、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。凡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      ②本網未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“稿件來源“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(lián)系。
      ③因互聯(lián)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,本網無法及時聯(lián)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,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“農業(yè)網”(Agronet.com.cn)聯(lián)系。
      本站所用的字體,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,請告知我們 service@agronet.com.cn,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