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|亚洲欧美在线观看网站|亚洲中文精品有码视频在线|迷奷系列久久精品一区

    <ul id="tfx9v"></ul>
      首頁 | 品牌聲明 | 網站建設 | 網址導航 | 加入收藏
       
      當前位置:農業(yè)網首頁 > 農業(yè)資訊 > 行業(yè)動態(tài) > 浙江建德有一位草莓種植女專家(圖)
      浙江建德有一位草莓種植女專家(圖)
      農業(yè)網   時間:2018/1/8 10:42:00  來源:建德新聞網  閱讀數:1195

      草莓

        鐘俊萍,浙江建德新安江街道建偉家庭農場場主,1995年她從江西嫁到新安江街道豐產村,1998年開始與丈夫一起從事草莓種植和銷售。近20年里,她通過不斷的學習專研,從一個草莓種植“門外漢”成長為草莓種植的“土專家”,在自己致富的同時,還帶動周邊農戶一起種植草莓創(chuàng)收。

        一反冬日的蕭瑟景象,鐘俊萍家的草莓大棚里生機盎然,87個草莓棚分成兩排整齊排列在田埂的兩邊。掀開大棚簾,一股草莓的香氣撲鼻而來。尤其是2017年新應用立體草莓基質栽培技術的大棚更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:高架上的草莓與五顏六色的草莓盆栽相互映襯,七八張咖啡桌整齊的一字排開。“因為大棚內外有溫度差,客人摘完草莓,可以先在這坐會,適應下溫度。”說這話的就是鐘俊萍,一個做足草莓文章的女人。

        “成家之后就想多賺點錢,一開始種蔬菜。”鐘俊萍說,種草莓純屬巧合,“種了3年蔬菜后,聽說下涯種草莓效益不錯,而且正好有地可以承包。”當年,鐘俊萍與丈夫流轉了1畝8分地,當起了“兼職”的莓農。那時她在楊村橋皮衣廠上班,丈夫則是報紙投遞員。直到2003年,建德市掀起“草莓過江”風,鐘俊萍夫婦心一狠,各自辭去工作,將草莓園從下涯搬到黃泥墩村,種植面積擴展到30畝土地,全身心打造自己的草莓園。

        草莓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,收益也在不斷增長,丈夫說這些都與妻子鐘俊萍的付出是分不開的。“她天分比我高,心細、還愛學習”。據悉,夫妻倆剛種植草莓時,建德市以種植“豐香”品種為主,該品種產量低、品質差。在農業(yè)技術部門的指導下,鐘俊萍開始種植“紅頰”等新品種。“紅頰”品質優(yōu)良,產量高,但該品種剛引進時存在育苗困難、產量不穩(wěn)定等技術難題。

        為此,鐘俊萍一方面虛心向農業(yè)技術人員請教、另一方面積極實踐和探索,通過從省農科院、杭州市農科院引進母株,并結合建德市山區(qū)條件,成功探索出“紅頰”品種育苗技術,畝育苗數從原來的1.5萬株提高到5萬株以上,促進了“紅頰”新品種的推廣種植。近年來,她通過實地考察,在上海建立了50畝育地基地,2017年繁育優(yōu)質紅頰苗250萬株以上,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。

        2009年,鐘俊萍又在梅坪村流轉了120畝土地,成立了如今的建偉家庭農場,其中包括俊偉果蔬采摘基地。近年來,她通過學習采用草莓與西(甜)瓜輪作模式,提高設施大棚利用率和草莓種植效應。西(甜)瓜通過大棚避雨栽培,品質優(yōu)良,深受消費者喜愛,上市時供不應求,畝收入增加6000元以上,輪作規(guī)模從原來的20畝擴大到50畝,成為建德市主要推廣的高效農業(yè)種植模式之一。此外,她探索的草莓與水果玉米、草莓與小香薯等新模式,也取得了不錯效益。

        丈夫透露,鐘俊萍喜歡做筆記,每一個階段干過什么都能在她的筆記本上看到。鐘俊萍說,這可以為來年種植提供參考及對比。而這或許也是成就其成為草莓種植“土專家”的原因之一。

        “一枝獨秀不是春,百花齊放春滿園。”作為草莓種植女能手,鐘俊萍在圓了自己致富夢的同時也沒有忘記身邊的鄉(xiāng)親。2009年,她成立了俊偉果蔬專業(yè)合作社,在合作社推廣種植“紅頰”“越心”等新品種,示范應用鋼架大棚、遮陽網、小型耕作機械等先進設施,嚴格執(zhí)行無公害草莓生產標準。合作社草莓種植面積有原來的30畝發(fā)展到500畝以上,平均畝產值從原來的13000元增至23000元以上,帶動100余戶社員種植草莓,直接增加收入1000萬以上?;孛磕隇檗r村婦女增加固定就業(yè)崗位10余個、臨時就業(yè)崗位200個以上。

        鐘俊萍的努力得到了肯定,她被評為市“果 茶 桑園藝工”*技能師,榮獲“杭州市新型職業(yè)農民代表”等榮譽。種植的草莓先后榮獲第九屆中國(安徽 定遠)草莓文化節(jié)暨中國精品草莓擂臺賽一等獎、第三屆新安江.中國草莓節(jié)金獎,合作社被評為建德市規(guī)模農業(yè)專業(yè)合作社。草莓口感好,營養(yǎng)豐富。鐘俊萍說還要種下去,種精品草莓,做*農業(yè)。

      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微信掃一掃: 盡“掃”天下農商情

      農業(yè)網編輯:agronetxy首頁 打印 字體 [ ]

      轉發(fā)到:

      版權與免責聲明
      ①本網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的所有文字、數據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“ 農業(yè)網”(Agronet.com.cn)所有,任何企業(yè)、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。凡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      ②本網未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“稿件來源“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(lián)系。
      ③因互聯(lián)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,本網無法及時聯(lián)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,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“農業(yè)網”(Agronet.com.cn)聯(lián)系。
      本站所用的字體,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,請告知我們 service@agronet.com.cn,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。